法律常识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朋友圈购物遇三难 法官支招巧破解——这些朋友圈购物的坑怎么避?

2019-03-13 10:13 人气: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张博 通讯员 王菁璐)近年来通过微信购物成为不少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的选择,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不少消费者也遇到上当受骗、投诉无门等状况。今天,法官为您支招,消费者如何才能正确保障自己权益。

 
  一般来说,通过微信购物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公众号自带的购买链接,例如消费者可通过某杂志的公众号订阅杂志;第二种是由第三方公司开发的,可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传播的购物平台,例如微商城、微店等;还有一种个体用户通过朋友圈向微信好友传播商品信息的购物模式。 
 
  从法院受理案件的角度看,前两种类型的经营者都是经过实名认证的商家或个人,均纳入了新近实施的《电子商务法》规范范畴,实践中引发的纠纷较少,且事实认定较为清晰,消费者权益得到了较好维护。目前,通过朋友圈购物引发的纠纷有明显上升趋势,但这类案件往往消费者败诉率高,消费者维权面临着“三难”困境: 
 
  难题一 主体难确定
 
  卖家通过朋友圈推广商品、招揽顾客,大多使用昵称且未进行实名认证,消费者在购物以及后续维权过程中并不完全知晓卖家真实信息。 
 
  案例: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蒋先生通过朋友介绍认识微信名为“亲爱的辣白菜”为好友,该卖家经常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化妆品、女士皮包等海外代购信息。蒋先生即于2017年4日9日向其购买了某奢侈品品牌皮包,支付货款2万元,卖家承诺4月13日发货。但卖家却在4月12日通知蒋先生其货物被机场海关暂扣,过了一年多,消费者蒋先生在仍未收到货物后,将卖家诉至法院。
 
  立案时,蒋先生仅知晓卖家名为韩某,无法提供韩某的身份证号,亦不知晓韩某是否为其真实姓名。经审理查明,蒋先生提供的韩某的电话号码不是韩某所有,“亲爱的辣白菜”也并非微信实名认证用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因消费者无法提供卖家准确身份证号,该案被告并不明确,在法院释明后,蒋先生无奈撤回起诉。 
 
  难题二 证据难保存
 
  电子证据难以确认是在诉讼举证环节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微信购物又因为聊天记录难以展现、易于丢失的特点,举证更为困难。 
 
  案例:庄先生于2015年10月以其妻子在澳洲留学为由进行宣传,称可以代购。买家李先生在其处先后购买2台苹果手机、1台苹果笔记本电脑,以及男士服装等物品,共计货款3万元。之后庄先生一直未予发货,无奈李先生诉至法院。
 
  经审理查明,李先生与庄先生的买卖合同通过微信聊天达成,李先生因之前删除过与庄先生的聊天故无法提供聊天记录的原始载体,只能提供曾经的聊天页面截图。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李先生无法提供其与庄先生聊天记录的原始载体,在庄先生未到庭应诉确认的情况下法院对其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真实性无法确认。李先生亦需承担因其举证不能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其诉讼请求难以获得法院支持。 
 
  难题三 售后服务难保障
 
  售后服务是现在消费者做出消费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目前大型网络购物平台均按照法律规定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并通过顾客评价、支付平台暂缓支付款项、平台客服介入等手段倒逼卖家提高售后服务,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那么,朋友圈购物有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吗?答案是否定的。 
 
  案例:席女士通过微信向高先生支付2万元购买戒面一个,收货后发现戒面形状有问题,水平面不是圆弧形,双方协商不成,席女士诉至法院要求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规定,退货退款。高先生答辩称,双方仅通过微信交易,涉案的商品系其自案外人处购买,再通过其微信朋友圈对相应的商品重新标价进行出售,其并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经营者,并不适用该法。
 
  该案中,法院综合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认定高先生多次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翡翠制品、赚取差价作为利润、出售商品时不披露其商品来源等事实,认定高先生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义务。席女士的权益虽然得到了维护,但是个案证据成为了决定胜败的关键,其他消费者是否能像席女士一样“幸运”则难以预料。 
 
  针对上述买家的三大难题,法官给您支招:
 
  招数一:买卖双方真实身份是诚信交易进行的充分要件,基于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买家应履行必要的注意义务,尤其是针对首次接触的微商,确认卖家的真实身份至关重要。买家可以在首次购物时要求卖家提供身份证照片及微信支付管理页面中实名认证中心显示的信息截屏,经比对验证的身份信息可有效降低卖家主体不明的风险。
 
  招数二:消费者应妥善保存与卖家的聊天和交易记录,避免误删。另外,微信记录通常因为手机程序清理缓存而易丢失。在此法官提示买家,在与微信卖家沟通时尽量通过文字约定交易细节,微信语音并不利于作为证据使用,也难以导出备案,而通过微信发送的图片则会因为微信程序清理缓存而丢失。如遇到卖家发送语音信息时,消费者可以要求卖家发送文字信息,或者自己用文字重复对方语音的内容来获得对方确认,从而保存证据。 
 
  招数三:微信朋友圈卖家并不一定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中规定的经营者,法律对于经营者的规范要求并非完全适用于朋友圈卖家。但消费者不妨在付款前多说几句,与卖家自行约定售后条款,例如7天无理由退换货、假货赔偿条款、逾期发货违约金等。只要上述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并在聊天记录中能够清晰展现,仍有可能被法院作为买卖双方的约定予以确认,从而有力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责任编辑:高原






私侦网是中国侦探领域内容最丰富的网站,为侦探爱好者提供丰富准确的行业联盟资讯、调查技巧、取证设备等专业资料。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